STN液晶屏的原理介绍
世界上第一台液晶显示器出现在七十年代初,被称之为TN型液晶显示器(Twisted Nematic,扭曲向)。八十年代,STN型液晶显示器(Super Twisted Nematic,超扭曲向列)出现,同时TFT液晶显示器(Thin Film Transistor,薄膜晶体管)技术被提出STN和TN的显示原理相同,只是液晶分子的扭曲角度不同。
向列型液晶夹在两片玻璃中间,这种玻璃的表面上先镀有一层透明而导电的薄膜以作电极之用,然后在有薄膜电极的玻璃上镀表面配向剂,以使液晶顺着一个特定且平行玻璃表面的方向排列。液晶的自然状态具有90度的扭曲,利用电场可使液晶旋转,液晶的折射系数随液晶的方向而改变,影响的结果是光经过TN型液晶后偏极性发生变化。
只要选择适当的厚度使光的偏极性刚好改变90°,就可利用两个平行偏光片使得光完全不能通过。而足够大的电压又可以使得液晶方向与电场方向平行,这样光的偏极性就不会改变,光就可通过第二个偏光片。
于是,就可控制光的明暗了。前面说了,STN型液晶与TN型液晶的显示原理相同,只是它将入射光旋转180~270度,而不是90度。而且,单纯的TN型液晶显示器本身只有明暗两种变化。而STN液晶则以淡绿色和橘色为主。但如果在传统单色STN液晶显示器加上一彩色滤光片,并将单色显示矩阵中的每一像素分成三个子像素,分别通过彩色滤光片显示红、绿、蓝三原色,就可以显示出色彩了。